行外人可能没法想象,十年前最火爆、高校录取分数最高的土木工程专业,现在在贴吧知乎等社交网站上,竟然成了一个“劝退率”最高的专业。
土木出身的工程人,一边吐槽“土木毁我青春”,一边苦口婆心的劝退还在上学的学弟学妹——“劝退一个算一个”。土木工程的话题总是充斥着许多负能量,要么吐槽连篇,要么苦恼转行无门。大家苦恼,既不想继续做工程,又不知道出了工地,自己还能做什么。最近明源君正好接触了一些转行的土木工程人,他们有的去了地产开发上下游行业,有的彻底离开了工程行业,都成功的完成了转型。下面明源君分享一些有代表性的故事,希望给那些不满于现状又苦于没有出路的工程人带去一些启发。一些工程人跟明源君交流,说想转行又缺乏勇气,特别是科班出身,又在本行做了几年的,总觉得前期沉没成本太高,换个行业相当于好些年的积累都浪费了。
因此,有不少人选择跨界到房地产上下游相关行业的,比如做工程咨询顾问、工程培训教育、开装修公司、当律师,等等。
也有考公上岸的,土木工程的选择面还是比较广的,各地市建设局,规划局,环保局等等,都是非常对口的路子。
何华(化名)就是从业十年左右的工程人,去年刚从某top3房企跳槽到一家地产咨询公司做工程顾问。
我的前东家是地产top3,我的职位是深圳事业部的工程总助理。这个职位,可能外人看起来还行,但是30多岁的工程人都知道,这个年龄,这个位置,一定会有很多焦虑,我也一直有年龄的危机感。地产公司对年龄卡得非常紧。像深圳这边的房地产企业,招聘项目总、工程总,都会要求年龄40岁以下。做工程的人,年龄的天花板就摆在那里。35要做到项目经理,40岁要做到项目总,否则往后就很难有机会了。30、40岁的人还有家庭的考虑。做工程就这样,人跟着项目走。这个项目做完,不知道下个项目会去到哪里。所以你会发现,做工程的基本上能在同一家公司待上十年的人其实很少。我家在深圳,这个城市地少,房建项目也少,别说我们公司,其他公司也是一样情况。2019年我所在的项目到了收尾阶段,公司在当地的业务也在收缩,没什么新项目可做了。这个公司在广东其他城市项目还是挺多的。继续留下来,可能就是外派到别的城市。如果还是单身,换个城市没什么,但是有家有室就不一样了。即使是去省内其他城市的项目,也要两三个月才能回家一次。家里小孩也还小,我不想去外地了。我工作十来年时间里,做过地产设计管理、工程管理。其实地产的设计跟工程差不多,经常要去工地,也是不着家。我对自己未来的规划, 是离开地产公司,去做咨询管理。在地产,特别是做工程,年龄大真不是什么优势,但是咨询管理就不一样了。当时碰巧有熟人牵线,可以去一家公司做工程咨询培训,也就过去了。做这个决定的时候基本没什么纠结。我之前有设计管理经验、工程管理经验,做过项目,也带过团队,做工程咨询没太大问题,主要就是补齐自己缺乏的东西就可以了。其实做地产工程的,转行去做咨询培训的挺多的。以前我们的区域副总也跳槽去了一家咨询公司。事实证明,咨询管理挺适合我的。工作上没有脱离本行,过渡还比较顺利。好处也是挺明显。我这个人以前比较腼腆,转行之后,经常要给客户做培训,这段时间锻炼下来,表达能力比以前强了,现在出去跟企业老板沟通一般都不成问题,感觉现在的自己,比以前更有竞争力。”
俗话说,跳槽穷半年,转行穷三年。很多人转行会选择相关行业,除了不想浪费之前的积累,也有机会成本的考虑在里面。毕竟,进入一个陌生的行业,从零开始去跟那些科班出身的人竞争,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太难太冒险的。许多土木人觊觎金融和IT如日中天,却又觉得可望不可即,不敢轻易去尝试。
当然,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。土木人刘聪,只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转型,如愿以偿的进入了百度,成为一名搜索引擎优化工程师。“工作时流的眼泪就是当年报志愿脑子进的水!我一直是喜欢互联网行业的,高考志愿报了4个计算机,剩下一个随便填的土木工程,结果计算机没录取到,土木录取了。整个大学是硬着头皮读完的,大四施工单位实习的经历,更加坚定了我想转行的想法。对我来说,这份工作实在太痛苦了。这种痛苦,来自对行业前景的担忧,还有我自己对未来的迷茫。长期呆在项目上,没有节假日,不能经常回家看父母老婆,孩子成长你都不在身边。说赚钱吧,也没赚到多少,这一行综合下来性价比太低了。在工地实习那半年,我觉得很压抑。尤其是夏天,跑了一天,出了一身又一身的汗,混着灰尘,有时工地上连洗个热水澡的条件都没时候,真的想暴走。特别不想干的时候,我甚至会想,出去找个超市导购、餐厅服务员都比这个开心!我想要朝九晚五有双休的工作,我渴望能有自己的生活,转行的想法越来越强烈。那段日子,我每天回宿舍只有一件事,就是上网各种搜转行,搜转行行业,搜转行途径,越压抑搜的时间就越长。毕业的时候签了某top30房企旗下一家建设单位,但不是工程岗。当时该房企旗下一子公司的App刚上线,缺运营。校招的运营岗刚好有的人没来。我其实不知道运营是做什么的,但想到反正是坐办公室的,我不想去工地,就自告奋勇申请去做运营。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幸运,这个岗位,让我摸到了互联网的后脚跟,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跳板。工作相对轻松,没多久我就上手,每天有大量时间可以用来学习。工作日六点准点下班,除开吃饭,其他时间基本用来自学;中午的时候也会用手机看一下自学视频;周六日学习的时间更长,周末晚上去看场电影,对我都是来说都是件奢侈的事。我往脑子里塞了一大堆互联网知识。java,python,数据库,多线程,高并发等等。光是java三百集就刷了三遍,记录笔记的本子都用了四个。一年里面,我估摸学习的时间加起来得有1000小时。然后,我裸辞了。找工作和很多高校学生在竞争,压力还是比较大的。不过我的知识体系还算系统,最后投了十个左右的简历,拿到了三家互联网公司的offer,我选了离家近的一个,也就是百度在当地的分公司的SEM(搜索引擎优化)岗位。现在转行一年多了,对工作状态还是比较满意的,基本可以有自己的生活空间。今年的小目标是攒个首付,两年内希望努力做到百度T5!
明源君分享这两个故事,当然不是鼓励大家去转行。事实上,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优劣,就像许多人羡慕的IT行业,从业者也常常抱怨996,赶上产品上线通宵加班,分分钟在猝死边缘试探。所谓围城,不就是外面的人羡慕着里面,里面有的人也羡慕着外面。
当然,不排除一些人确实不喜欢工地环境,或者说不喜欢这个行业,重新选择无可厚非。在明源君看来,土木转行与其他专业转行,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,不存在土木转行更难的问题。
就像一位已转行的工程人说的,土木专业在大学的学业就很重,能考上又能顺利毕业的,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该都不错。特别是他还考过一建、一注,再后来自学互联网知识,发现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难。
真正难的,反而是自己能否想清楚定位,是否敢于取舍,以及是否拥有足够的毅力和决心。一时冲动就转行,准备和决心不够,最终转行失败几年没收入,或者又转回来的也不少。
那么,转行成功的土木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呢?
首先,他们知道自己的想要什么。
一些土木人在校的时候就已经谋划好未来出路了。明源君听说过一位土木人,研一的时候就把土木专业的归宿研究了一遍,发现设计院和施工单位都不喜欢,而地产对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要求又高,跟自己的性格不相符。多方了解之后决定转行IT,从研二开始备战编程,毕业时竟然披荆斩棘拿到了华为的offer。
同样的,不论何华还是刘聪,他们也都很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工作,什么样的生活,知道自己的优势或爱好在哪里。所以转行的时候目标很明确,不瞎折腾。
其次,他们不吐槽而是行动。
有时候,舍弃真的比争取更需要勇气。
比起决绝的行动,更多人是一边吐槽,一边继续消沉。然而,吐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。要么接受,要么改变,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。有些人,今年在吐槽,明年还在吐槽,后年还在继续。而有些人,却用这些时间来学习,为转型做准备。
从本行跳到外行,短则一年长则可能需要几年时间的准备,否则,拿什么去挑战科班的专业呢。就像刘聪说,蜕变总是痛苦的,但是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。而明源君想说的是,其实具备优秀特质的人,不管做哪一行,都不会太差,只是选择不同而已。(作者:听雨。交流请加微信yejiandeyu2014 ,请注明企业及职位)